雷竞技ray官网

民大首页 ENGLISH
  • 网站首页
  • 民大快讯
  • 双塔校园
  • 教学科研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 网站首页
  • 民大快讯
  • 双塔校园
  • 教学科研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杨小龙教授团队在Angew. Chem. Int. Ed.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文心    来源:药学院

近段时间以来,药学院杨小龙教授团队在真菌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方向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12月24日,该成果以Didepside Formation by the Nonreducing Polyketide Synthase Preu6 of Preussia isomera Requires Interaction of Starter Acyl Transferase and Thioesterase Domains为题,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在线发表(2022, doi:10.1002/anie.202214379;影响因子为16.823)。团队青年教师刘庆培为论文第一作者,杨小龙教授和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István Molnár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雷竞技官网为第一署名单位。此外,2019级药学、化学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张丹、蔡鲜花分别为该论文的第二作者和第四作者。

真菌聚酮是一类具有化学结构多样性和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的天然产物类群。近年来,新颖结构活性聚酮天然产物的高效挖掘及其生物合成机制已成为本领域研究热点。杨小龙教授团队先后从特殊生境真菌中发现了一批新结构聚酮天然产物,揭示了重要活性化合物的新颖作用机制,解析了部分聚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机制,构建了具有商业价值的苔色酸系列衍生物高产工程菌株。相关研究结果已在Chem. Sci.、Org. Lett.、Cell Death Dis.、Front. Microbiol.、Food Funct.、Front. Nutr.、J. Nutr. Biochem.、Phytochemistry、ACS Omega、Int. J. Mol. Sci.、Tetrahedron Lett.、J. Nat. Prod.、Org. Biomol. Chem. 等本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

在系列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杨小龙教授团队进一步鉴定了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和商业应用价值的苔色酸二聚体红粉苔酸的合成相关聚酮合酶Preu6,但其酯键形成机制尚未见报道。团队此次研究工作通过采用结构域交换、氨基酸定点突变、结构域拆分与重组等技术,揭示了一种全新的真菌聚酮合酶催化红粉苔酸酯键形成的酶学机制,即参与链起始的起始酰基转移酶结构域(SAT)与参与链终止和产物释放的硫酯酶结构域(TE)之间罕见的相互作用催化酯键形成,这将为苔色酸类天然产物的分子结构多样性创制和基因工程改造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责编:刘琼   审核:潘文君   上传:冯珊珊   发布时间:2022-12-27

上一篇:雷竞技官网首次获批“国际中文日”项目

下一篇:张泽会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民大微博

热门新闻

  • 1

    计算机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洪雨欣论文被顶级国际学术会议ACM Multimedia ...

    2024-07-22
  • 2

    2024年泛函分析空间理论及其应用研讨会在雷竞技官网召开

    2024-07-21
  • 3

    校医院举办职工子女暑期研学活动

    2024-07-21
  • 4

    宋发军带队赴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推进校际交流合作

    2024-07-20
  • 5

    雷竞技官网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07-19

Copyright 2021 雷竞技ray官网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